ror体育客服电话 首页 ror体育客服电话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 ror体育客服电话 > 新闻动态 >

大圆柱电池这张饼,宝马为何抢先揭锅?

发布日期:2025-03-07 11:56    点击次数:166

文|grace

2025 年,汽车行业宜"颠覆",前有自主品牌们上演的开年"全民智驾"大战,这两天宝马又给动力电池领域上了点强度,特斯拉艰难推进了五年的大圆柱电池,被宝马率先破局了。

2 月 21 日,宝马集团首次全面发布全新一代电驱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圆柱电池技术的量产计划。

宝马宣布,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已于 2024 年底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顺利启动试生产,试制电池已经交付研发团队开始测试与验证工作,2026 年在国内实现量产。

动力电池领域,大圆柱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两张"饼",看起来美好但是还没人真的吃到嘴里,这一次,宝马能成?

研发不难,难的是量产

动力电池领域,常见的电芯封装方式就三种:方形、软包、圆柱。方形是绝对主力,包括宝马在内一直是方形电池拥护者。

2024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方形电池以 513.7GWh 占比 96.7%,圆柱占比仅有 2%。

上世纪 90 年代,松下最初将圆柱型锂电池用于消费电子品,也就是著名的 18650。后来松下的圆柱电池从 18650 进化到 21700,不过依然称不上颠覆,更挑战不了方形电池的统治地位。

圆柱型电池的大杀器真正出现,是 2020 年 9 月,马斯克亮出了 4680 电池,体积增加了 5 倍多,简单理解就是用更大的体积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效果。

特斯拉给出的数据,4680 电池能量提升了 5 倍,功率提升了 6 倍,续航对应提升 16%,但是炸裂的数据只停留在 PPT 里,这符合马斯克做事一贯风格,先把颠覆的效果画出来,然后一边鸽,一边慢慢实现。

过去四年半时间里,特斯拉的大圆柱走得很不顺,说好的 2024 是" 4680 年",直到 9 月才实现 1 亿颗 4680 里程碑。

1 亿颗听上去挺多,但按照 2023 特斯拉自己披露的 Cybertruck 电池护照数据,一台皮卡用到 1344 颗电池,1 亿颗也不过能供应 7 万多台车,在特斯拉年销 180 万台的规模中并不起眼,所以至今 4680 也没有在特斯拉全系产品中大规模量产。

作为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去年 4 月在北京和马斯克见面时,特别谈到了 4680 量产问题,当时讨论很激烈,曾毓群很直接地指出马斯克的问题,"总是对研发时间估计得过于激进和乐观,他擅长芯片和软件,但电化学不是他强项。"

当时老曾还落下一句狠话,特斯拉押注的 4680 可能很难成功。当然曾毓群看衰的不是大圆柱电池本身,而是特斯拉的量产方式。

为了达到颠覆效果,特斯拉选择了难度极高的干法工艺,导致这一环节失效率一度高达 70%-80%,传统的湿法工艺通常只有 2%。

处处追求极致的结果,要么憋个大招,要么哑火,就目前进展来看,特斯拉的大圆柱电池远未成功,而宝马却来了个弯道超车。

宝马的大圆柱电池有两个型号,4695 和 46120,和特斯拉的直径都是 46 毫米,高度更高一些,95 毫米的适用轿车,120 毫米适用 SUV。

由于涉及保密问题,宝马没有给出详细电池参数,已知的几个数据是能量密度与第五代电池相比提升 20%,充电速度提升 30%,续航增加 30%。

乍一看确实不够炸裂,一个成倍数增长的都没有,但是熟悉宝马这种传统大厂宣传风格的都知道,一般它公布的数据,真实效果只会更好,而不像很多品牌,官方数据得拧干水份再看。

更重要的是,明年随着新世代车型国产,宝马的大圆柱电池就开始大规模量产了,这才是大圆柱领域真正的王炸。

大厂特色:不激进,但靠谱

为什么宝马的大圆柱量产进展神速,因为它的整体策略不是一味追求极致,而是更多从实际落地角度出发,比如制造工艺沿用了成熟的湿法工艺,这样良率可以直接达到 98%。

电芯成组方案也没有特斯拉的 CTC ( Cell to Chassis,电芯直接到底盘 ) 那么激进,而是先 CTP(Cell to Pack,电芯成组为电池包 ) ,再 Pack to Open Body,让电池包和车身结构一体化。

这样的好处是大圆柱可以灵活集成在不同车型上,且量产难度更低,而且同样能带来降低重心、电池重量和提高车内空间的效果。

除了电池结构的创新,宝马还真对大圆柱电池打造了一套高度智能的控制中枢" BMW 能量智控系统",在电池包顶部置入了一套可以全局掌管高低压电源和电池数据的系统,还能同时对电机和整车电气系统能量供给进行智能精准调控。

这套系统支持远程升级,可以不断优化用户的体验,今年 8 月会在宝马兰茨胡特工厂进行投产。

同时配合第六代电池上车,宝马也对第六代 eDrive 电驱系统的励磁同步电机技术进行升级,还引入了异步电机,两个电机组合能减少 40% 的能量损耗,重量也能降低 10%,这样使得新世代车型整车效率提升 20%。

你看,依然不是呈倍数的炸裂优化,但是整合在一起就是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纯电车型体验上的全面跃升,而不用继续苦等厂家烙"饼"。

而且宝马在推出大圆柱电池的同时,已经把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回收的动力电池全生命链路都打通了。

在德国,宝马分别建立了专注技术研发的电芯技术能力中心 BCCC、专注量产的电芯制造能力中心 CMCC、以及专注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的电芯回收能力中心 CRCC。三个中心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这样才有了大圆柱电池快速落地的多快好省。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就是充分利用供应商伙伴的资源,哪一项该自研、自产、还是采购,以效率最大化为导向,分工清晰。这次大圆柱电芯大规模量产顺利推进,就离不开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中国伙伴的支持。

所以宝马能把大圆柱这张饼吃到嘴里,而不是挂在 PPT 上,充分说明了当电动化进入中场战事,行业竞争已经从单一技术指标比拼,升级为全价值链的系统性创新。

谁能在电池材料、制造工艺、循环体系等维度构建闭环生态,谁就能在电动化终局中占据制高点。



----------------------------------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